迎评促建·美育教研室开展2023-2024学年第二学期第二次“磨课”活动
日期:2024-03-20  发布人:公共基础教学部审核  浏览量:14

根据学校与学院磨课活动相关安排,2024年3月20日公共基础部美育教研室于海容楼国画教室开展了本学期的第二次“磨课”活动。旨在提升教学质量,进一步推动学校教学的发展。本次活动美育教师们展示了自己的教学风格和方法,同时也分享了自己的教学经验和心得体会。

在“磨课”活动中,李晓睿老师在《古筝的流派》一课中,教学设计方面使用了“ADDIE模型”,通过对南北派别筝曲的称呼、戏曲传承等方面进行了展开讲解,以此激发学生的人文情怀。以学生为中心,让学生在编创的环节,进行个人技能展示。龙雅妮老师对《本雅明的艺术理论》展开讲解,针对本雅明艺术生产思想研究,从文化唯物主义的视域入手,突出理论中将鲜明的实践性、积极的主体性以及现实的革命性有机结合的特点,对本雅明艺术生产思想的理论价值、学术影响以及实践意义有所发展,引发学生对本雅明艺术生产思想有更深的理解与把握。田媛老师对《月光下的凤尾竹》,从指法练习、慢速练习,确保乐曲的完整性,互评协作。通过感知力、想象力,技巧与情感的融合,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。在教学过程中,田老师注重通过跨界融合,拓宽美育视野,尊重个体差异,倡导学生的个性化发展。

公共基础部银龄教授王百灵教授对每位教师的说课、讲课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和指导。王百灵教授表示:“美育教育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,还能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。在授课过程中,教师通过示范自己的专业技能,将自己的专业和史学、美学等进行学科融合,在丰富自己素养的同时,提高自己的专业,又可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审美能力。在教学中重新对大纲、教学的反思。”

公共基础部全体教师就王百灵教授所提出的“如何将含蓄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何潜移默化地融入到课堂思政中”这一问题展开了深入地探讨。全体美育教师在交流和探讨中,各抒己见、互相学习、互相启发,共同成长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课堂思政中,需要注重学生的参与和实践,通过多种形式和手段,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认识中华文化,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。同时,也需要注重思政课程的改革和创新,将传统文化与思政课程相结合,提高思政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效果。

通过此次磨课活动,老师们进一步明确了教学目标和方法,纷纷表示将全力以赴,将问题进一步整改,为接下来的课程“精磨”做好准备,提升我校美育教学水平。在未来的教学工作中,公共基础部美育教研室将继续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,继续关注美育教学的最新动态和发展趋势,不断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,为培养更多具有审美能力和艺术素养的人才不断努力。

 

撰稿:王    炜

审核:李小玺

收藏本页